|

云南省保山市與緬甸地緣相近、山水相依,更因千年經貿往來與人文交流形成了“民心相通”的深厚根基。其中,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人類文明的瑰寶,成為跨越國界的溝通橋梁。例如,騰沖皮影戲與緬甸木偶戲同屬光影敘事藝術,緬甸刺繡與永昌墩繡皆重一針一線的匠心,潑水節(jié)亦是中國與緬甸多民族共享的節(jié)慶。
為加強中緬文化交流互動,特組織開展“AI繪非遺・共話胞波情”中緬非遺海報設計征集活動,讓古老技藝在數(shù)字畫筆中煥發(fā)光彩。
一、活動主題
“AI繪非遺・共話胞波情”中緬非遺海報設計征集活動
二、活動時間
1.征集階段:2025年10月31日至2025年11月28日;
2.評選階段:2025年11月底或12月初;
3.展示階段:2025年12月。
三、制作說明
1.設計主題須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,海報中至少融入一個保山市或緬甸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,或同時呈現(xiàn)保山與緬甸非遺代表性項目,形成非遺對話。
設計對象包括但不限于:保山永子圍棋、騰沖皮影戲、保山甲馬、昌寧苗族服飾、騰沖玉雕、騰沖紙傘、隆陽剪紙、永昌墩繡、施甸糖畫、龍陵紙傘制作技藝、金雞口袋豆腐、昌寧紅茶、永昌料絲燈、保山小?Х戎谱骷妓嚕痪挼槟九紤、寶石畫、漆器、潑水節(jié)、刺繡、木雕、彎琴、竹排琴等。
2.創(chuàng)作過程中鼓勵運用AI工具,也可以結合傳統(tǒng)手繪、設計軟件進行輔助創(chuàng)作。
3.海報設計完成后,簡要介紹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內涵、設計理念、設計方式或自己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故事。
四、作品提交要求
1.投稿作品以電子稿形式提交,若使用AI技術輔助設計和創(chuàng)作,應標注使用的AI軟件名稱。版面上應有闡述作品的文字說明,中文、緬語、英語均可。
2.同一作品需同時提交橫版、豎版海報各一幅。橫版圖片像素為(3400×2400),豎版圖片像素為(2400×3400)。文件格式應為JPG/JPEG/PNG。文件大小需介于3M至50M之間。
3.投稿作品可用個人或集體名義報名。作品需標明作品名稱和作者姓名。
4.投稿作品需貼合活動主題、具有原創(chuàng)性。設計師需自行承擔作品涉及的著作權專利權等法律問題,并保證參展作品不侵犯第三方的知識產權。凡涉及抄襲借用等侵權行為的將被取消參賽資格,由此引起的法律糾紛由參加者本人負完全責任,活動主辦方及合作方不承擔任何相關連帶法律責任。
5.投稿作品不得違反國家法律法規(guī),不得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。
6.參加者應認真了解并接受活動規(guī)則,主辦方對活動規(guī)則具有最終解釋權。
五、征集對象
面向中國、緬甸社會各界,如華文學校、高校學生(留學生)、文化創(chuàng)意公司、文化機構等。
六、獎項設置
征集結束后,將邀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、文化機構負責人、高校專家、媒體代表等,從文化準確性、技術合規(guī)性、藝術表現(xiàn)力、傳播有效性等方面,對非遺海報進行專業(yè)評選。
最終評選出一等獎1名;二等獎3名;三等獎5名;優(yōu)秀獎20名。并為作者頒發(fā)獎狀及獎金:
一等獎:3000元/人。
二等獎:1000元/人。
三等獎:500元/人。
獲獎作品將制作成實體海報,在中國以及緬甸進行線上線下展示。
七、報名方式
1.報名表(下載方式見海報)及作品統(tǒng)一發(fā)送至郵箱:chinanewsyn@163.com,郵件主題需注明作品名+作者。
2.本次活動報名免費,作品報送數(shù)量不限。
八、版權歸屬
1.參加者有義務保證對其向主辦方提供的投稿作品享有完全的、排他的著作權。
2.參加者享有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》所規(guī)定的作品署名權、修改權、保護作品完整權。
3.作品一經提交成功,活動主辦方及合作媒體有對征集創(chuàng)意及作品進行宣傳推廣、展覽、網站展示及宣傳品制作等用途的使用權利(宣傳展示時將標注作者姓名),而不需另行告知參展選手。
4.投稿作品在提交后不作退還,參加者應自行提前備份。
5.凡報名參加即視同承認活動的各項規(guī)定,活動組委會對本活動所有文件資訊保留最終解釋權,任何與本活動有關的未盡事項,活動組委會保留隨時修正的權利。
中新社(北京)國際傳播集團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2025年10月31日
|